九州官方网站党委书记 杨箴红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的主要成果:一是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二是审查、批准了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三是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四是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九大精神主要从十九大报告中来体现。十九大报告全文32000多字,共13部分,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导语,报告第一部分):提出了党的十九大的主题,对过去5年工作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第二板块(报告第二至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三板块(报告第五至第十三部分),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工作部署和任务要求。
这次大会自始至终洋溢着民主、求实、创新的浓厚氛围,开得非常圆满、非常成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历史性盛会,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党的十九大刚闭幕,10月27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进行了集体学习,学习的主题就是“学习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的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的会议精神,作为一堂党课、一堂政治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为学习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的会议精神,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十九大的的盛况
1、十九大准备工作
党的十九大准备过程从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始启动。首先,成立十九大报告起草小组,进行报告的起草工作,这是十九大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起草小组组长,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参加;其次,针对报告议题,广泛征求党内外各方意见和建议;再次,开展调研工作,中共中央组织了59家单位针对21个重点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80份调研报告。同时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专家,25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也提交了若干研究报告。这些材料为报告起草工作打下了基础。
报告形成后,进入中央审议过程,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700余人。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6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还专门听取了部分老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许多意见都得到了采纳。
无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是党章修正案,都经历了先民主、后集中,再民主、再集中,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全党全军全国范围内,集中国政治智慧之大成,不仅包括党内的智慧,也包括民主党派智慧、学者专家智慧,从而形成政治共识,最后完成政治决策。
2、大会盛况
党的十九大应出席代表2280名,特邀代表74名,共2354名,代表着全党8900多万名党员和45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组成38个代表团。河南省代表团有69名代表,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为河南省代表团团长,同时他还是党的十九大主席团成员。
10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此后,会议大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8日下午至20日,主要是讨论审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党章修正案等文件。第二阶段,21日至23日,主要进行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人选的酝酿和预选。24日上午,十九大举行闭幕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3、国际社会盛赞
大会召开前后,外国政党政要及各界人士纷纷致电致函,截至2017年10月30日,共有165个国家454个主要政党发来1340多份贺电(函)。此次国际社会致贺十九大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各方积极性高。致大会召开的贺电(函)增长近80%。许多政党、组织和个人提前半个月就发来了致大会召开的贺信,反映出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是代表性广。除政党政要外,许多国际组织、国外非政府组织和重要智库也纷纷致贺,反映出我党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已深入到国际社会各领域各层面。
如:巴基斯坦国家安全研究所主席克拉姆扎齐说,中国共产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能够让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以及解决世界性难题时贡献中国方案。
三是质量和分量显著提升。多数贺电(函)反复提及我内政外交政策和治国理政理念并盛赞其世界意义,反映出我党对国际社会的政治引领正日益深入。
如: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结合中国共产党过去几年执政表现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定会在未来数年内“让中国和整个世界变得更好”。
二、把握好十九大的主题和重要成果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总体上要把握好的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大会的主题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十九大的这一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把握好这个主题要把握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大字。
第一、“初心”是希冀和理想,是承诺与信念。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进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曾指出“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永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所有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都是为了这个初心和历史使命。
十九大刚结束,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上海中共一大会议旧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参观瞻仰,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用实际行动再一次向世人宣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政治信念。
第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要郑重宣示,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个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第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要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只有深刻理解这个主题,才能更好把握大会的基本观点、基本精神。
第二个关键就是要把握好重要成果
大会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最主要的成果有三个: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
政治成果: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再次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经过五年的伟大实践,习近平同志以卓越能力、担当精神、领袖风范,成为名副其实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军队的统帅。习近平总书记成为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当之无愧的领路人和掌舵者,是党之大幸、军之大幸、民之大幸!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胜利所在!
一批经验丰富、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同志进入中央领导机构,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充满活力。
理论成果: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新时期,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思想武器。
实践成果: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做了战略安排,提供了基本遵循。
这些成果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必将载入我国发展的史册。
三、把握好十九大的主要精神和历史贡献
十九大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报告、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习近平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习近平同志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的报告。
十九大报告是大会的灵魂,是大会的总纲,报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大论断、重要观点、重大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方向,是我国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全面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我们应从七个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过去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实事求是,极为客观、公正、全面地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工作。他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五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了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等。
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年来,我们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五年来的成就具体从10个方面展开: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明显快于同期世界经济2.6%的增长水平。 2017年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6.9%,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而且我们的经济质量更好、效率更高,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0%,比美国、欧盟、日本加起来的贡献率还要高。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以“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为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展开,深入推进。化解钢煤产能超过预期目标,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正在提升,供给大幅改善。
(3)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五年来数字经济,如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等奇迹般地崛起。在我国,已经出现像杭州这样的无现金消费城市,出现了无人值守超市。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和中国高铁被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4)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几乎项项名列世界前茅。 2012年至2016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由不到1万公里增加到2.2万公里以上,“和谐号”列车已发展成为“复兴号”,持续运行时速达35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13.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4153公里,拥有运营线路的城市30个。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全世界10座特大桥,有5座在中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预计在2017年底通车。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世界超级工程都落户在中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上台时曾信誓旦旦——美国要修高铁,要改善基础设施。可当他八年任期届满,美国竟然连一公里的高铁也没有修成,铁路、机场、地铁的面貌依然是老样子。两相对比,泾渭分明。
(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建设实施成效显著
“一带一路”提出近4年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全方位推进沿线国家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可喜进展。2017年五月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使这一倡议延伸,获得更大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密切,已经使60余个国家获益。
(6)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富
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喜煞国人,惊动世界。天眼能够接收外星信号,墨子能够从地球上看到月球的火柴光。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蛟龙- 600、大型运输机运20、新一代隐形战斗机歼20,在蓝天上组成了中国制造的航空编队。这五年,中国投运的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过1.94万公里,让全球能源互联互通成为可能。在水下1266米,“蓝鲸1号”完成了我国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开采。我国研制的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这五年,世界首座全自动“智能渔场”、第六代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2”相继亮相,我国完全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即将海试、第二艘正在建造,中国正在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太空绕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海里钻的、深海采的,应有尽有,几乎项项领先。
(7)中国制造不仅翻身而且牛气冲天
“我想乘着‘复兴号’看更多中国风景。”正在北京举行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现场,有外国观众留下如此感叹。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中国产品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广告语,正日益成为现实。中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8万吨模压机创多项世界第一,“天鲸号”绞吸式挖泥船惊动世界,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将冲击马里亚纳海沟,中国南车制造的CIT500型的动车试验时速达到了605公里。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更是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中国为塞尔维亚量身定制的电力机车将运行在巴尔干区域最繁忙的货运线路上;在美国波士顿、洛杉矶,中企亦拿下多份地铁订单。美国地铁将用“中国造”进行更新改造。
2、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精心设计、部署、指导下,我国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意识更加强烈,创新性地回答了“向什么方向改、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38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380多项重大改革文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共出台1500多项改革举措,改革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十八大以来,践行“有权不能任性”,全国31个省份公布了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24个省份还公布了责任清单,为经济发展清障搭台。党中央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改革工作的重点,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各项改革相继落地、渐次开花。
3、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十九大报告指出,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举旗帜。就是举全面依法治国的旗帜,举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公平正义的旗帜,举司法为民的旗帜,举实践法治发展客观规律的旗帜。让司法作为法治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讲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练内功。练内功指的就是司法机关、司法机制、司法人员的改革,重要目标就是要做到独立,做到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的干扰。
防干扰。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一方面,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确保司法独立。国家机关和中央司法机关颁布了一系列防止司法受到干扰的措施。
重实施。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具体的问责实施,都要体现在具体的制度上。
获认同。只有高度的司法权威,才能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信任司法。近年来,司法机关解决了老百姓感受很深的受理难、审理难、执行难的“三难”问题,取得了不小成就。司法机关用它的实际行动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同。内蒙的“呼格案”和山东的“于欢案”得到公正处理,就是说明。
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这一方面成就时指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紧紧扭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弘扬主旋律,激活和传递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五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实际增长7.4%。2017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超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消费升级步伐加快。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比2012年提高2.0、0.7和1.3个百分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是成效显著。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2012年减少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5%,比2012年下降5.7个百分点。2013-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7%,比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快2.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全国。
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新目标。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从山水林田湖草的“命运共同体”初具规模,到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高度,美丽中国新图景徐徐展开。
2015年,西起大兴安岭、东到长白山脉、北至小兴安岭,绵延数千公里的原始大森林里,千百年来绵延不绝的伐木声戛然而止。数以十万计的伐木工人封存了斧锯,重点国有林区停伐,宣告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结束。这一历史性变革的背后,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G20峰会期间,繁华和古韵交织的杭州让世人惊艳。一边享受着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快速发展,一边徜徉于湖城合璧的古韵美景,杭州破解了保护与发展的难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
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中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鲜明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五年来,政治建军之本牢牢确立,改革强军之路大步开拓,科技兴军核心驱动滚滚向前。
随着一批新型信息化作战平台、电子对抗装备陆续列装,中国军队信息化条件下体系作战能力不断提升;火箭军威震全球;一批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坦克、步兵战车、火炮装备部队,陆军武器装备实现新跨越;航母辽宁舰多次出航,快速拓展试验训练课目,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即将海试,第三艘航母也已设计建造;国产四代战机歼20、歼31批量装备部队,五代战机正在研发,大型运输机试飞成功;从神舟五号实现中国载人航天零的突破,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外太空飞行,神舟九号突破交互对接技术,天宫二号实验室已成功发射,为未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做好了准备……人民解放军的战力大幅提升,撼山易撼解放军难!
8、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稳妥地应对和处理港澳台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港澳繁荣稳定,引领“一国两制”实践在乘风破浪中取得新成功。
9、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五年来,习近平同志为中国外交布局的深入展开夙夜在公、殚精竭虑,完成28次出访,飞行里程约57万公里,累计时长193天,足迹踏遍五大洲、56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他的坚定、亲和、睿智,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魅力旋风,让世界得以接近中国、读懂中国,更加深切体会到一个大国迈向复兴的梦想与执著、兼济天下的智慧与担当。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中国理念正引发世界前所未有的共鸣。
当今世界乱象不少,“美国优先”、英国脱欧、美国与欧洲的新矛盾新冲突,说明西方正加剧分裂和撕裂,危机之时“各扫门前雪”,“大难临头各自飞”。此外,叙利亚危机、朝核问题,以及恐怖主义等,搅得世界不得安宁。世界向何处去?人类走向何方?许多国际政治家和战略家都陷入焦虑、彷徨和迷惘之中。
世界深刻复杂的大变局、大动荡中,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发出了“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的时代强音,提出“让和平的薪火世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的美好倡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
而今,在世界最广阔的大陆、海洋上,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开始谱写共同繁荣的乐章,“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正在演奏梦想的交响曲。“借得东风好行船”。 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与信心。
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讲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首先,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坚毅担当、铁腕反腐、凝心铸魂、正风肃纪,“打虎”“拍蝇”“猎狐”,三招并发,使得上至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孙政才等“大老虎”,下至群众身边的“蝇贪鼠害”,谁也没有特殊例外,谁也不是“铁帽子王”。五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多人,县处级干部6.3万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顶住重重压力、直面种种挑战,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党内教育接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与实践、“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全党同志“补钙”和“加油”,坚定全党的本色初心,使信仰之根扎得更牢,使“不想腐”的思想走向自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颁布《准则》和《条例》,使得我们党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步入新阶段;通过巡视等一系列创新性“组合拳”,探索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途径,向着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的目标砥砺前行。
环顾当今世界,面对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没有哪个执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意志和力度,能够“自己给自己动刀子”。这是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的锐变,这是一个国家朗朗乾坤的希望。2016年,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攀升至92.9%,党与民心进一步握手。五年栉风沐雨,五年浴火重生,五年淬炼成钢,中国共产党肌体得到重塑,形象得到重塑,威望得到重塑。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使得中国共产党再次因纯粹和纯洁,变得可敬、可爱;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变得可亲、可近。
以上我们从10个方面总结了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历史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才取得的。
饮水思源,这些创造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勇于直面时代和实践发展的历史性课题,以超凡的魄力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根本在于坚定不移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的纪律,不断增强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根本在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走这条人间正道,才能引导中国不断进步、开创美好的未来。
所以,我们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这样,我们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历史贡献
党的十九大立足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将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也是党的十九大最突出的成果和最重要的贡献。
党中央把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进党章,主要突出了“三个强调”:
一是强调继承性。明确指出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强调创新性。这一思想反映了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创新上实现的新飞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三是强调时代性。突出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意义、时代特色。这个概括与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衔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相呼应,符合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起到决定性作用,做出决定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概括,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把握好三点
第一、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
党的十九大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十四条基本方略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的具体要求。
八个明确与十四条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第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具有里程碑重要意义。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径。
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在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国家面貌、人民面貌、军队面貌、民族面貌等方面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风党纪,工作作风转变等都取得重大成效,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三)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判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1、 新时代到来的标志
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论述非常清楚地表明:新时代来了!
2、新时代的五大涵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五个是”,就是新时代的五个方面涵义,可归纳为,伟大胜利的时代、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我们走近了世界舞台中央,不单要为我们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也要不断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3、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站起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同志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饱受屈辱;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挺直了腰杆做主人。这就叫“站起来”。第二次飞跃是“富起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还比较穷。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第三次飞跃是“强起来”,也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强,体现在什么方面?比如,在经济总量上,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再比如,我国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此外,我国不仅经济实力要强起来,在军事、文化等方面也要成为世界强国。
其次,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社会主义已有500多年历史。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发展中有很多弊端,出现了很大危机,但就是在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崛起,并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使社会主义得到了新生。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再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社会现实后,在生产力方面、体制方面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社会主义没有显示出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这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大问题。今天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开始形成了超越资本主义的优势。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确实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因此,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当前,我国正处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的历史时刻,处在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路怎么走”的关键时期,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落实五个“更加自觉”和五个“坚决反对”,杜绝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追求伟大梦想的进程中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能够把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人的力量紧紧凝聚起来。96年来的实践证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险、危机和艰难险阻,我们党都能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当前,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同时,也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存在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种危险”。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重大判断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一个全新的、重要的提法。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1、“社会主要矛盾”的四次变化:
第一次变化,1956年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并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党的八大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次变化,1969年党的九大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这就使阶级斗争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第三次变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次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修改的主要依据: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这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需要愈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从过去对某一个方面的要求变成了现在对多方面的要求。
三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非常科学的,也是实事求是的。这一提法既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符合我国发展的实际。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五)深刻认识和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两步走”、“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两步走”、“两个阶段”战略的特点
第一、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比原来预定目标提前了15年。
第二,战略规划对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只做了原则性展望和要求,没有提翻番的目标。目的就是引导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
第三,奋斗目标完整地表述为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是同“五位一体”布局相适应,增加了“美丽”,着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二是把“国家”改成“强国”,提升了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内在要求。
第四,经过十九大规划,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完整,更加清晰,更加催人奋进。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六)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1、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此,报告指出: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巩固基层政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要加强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
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要深入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3、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繁荣文艺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生,倡导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加强文艺队伍建设。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支持社会办医,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快老龄化事业和产业发展。
要打造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5、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要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循环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物合理及处置,强化排污者责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严格保护耕地,建立市场文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6、部署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报告指出,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导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力争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报告强调,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党政、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报告强调,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继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七)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共有32000多字,其中关于党建部分就有4100多字,占整个报告篇幅的1/8,可见分量之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领导。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条,并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清醒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全党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当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 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总要求有六个层次构成:
一个根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条指导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一条工作主线: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一个总体布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一个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一个基本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新时代党的建设八个方面重要任务: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党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三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注意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激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五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坏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赐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织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
六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七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度和制约,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互相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深化国家监查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
八是全面增强执政本领。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八个方面的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报告强调,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定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学习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党的十九大刚闭幕,全国上下、大江南北立即掀起了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的高潮。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11月3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11月5日,中共河南省委下发《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主持省委常委会议,部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并带领省委常委瞻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党的十九大代表、周口市委书记刘继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他要求全市干部群众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奋力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周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就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明确提出六点要求:
一是学起来。领导干部要率先学习,以上率下。要突出教育特色,注重研读原著,学习要创新方法,学出领导干部的水平和风采,学出本单位的水平。
二是教起来。动员组织专家、学者、教师开展十九大精神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课。
三是传起来。要充分运用各种符合教育实际、深受师生喜爱的鲜活方式宣传十九大精神。
四是研起来。要广泛动员组织专家学者,重点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判断、新战略、新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任务等内容,开展研究、转化成果、服务决策。
五是干起来。要用十九大精神的高标准、新时代的新方位来衡量工作。用学习成果指导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六是实起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着眼于改进工作、取得实效,推动各项工作的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院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如:组织全院师生集中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举办五年发展成就展;召开院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大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座谈会;各总支支部组织师生专题研讨会等。学院还开设专栏专版宣传,特别是千名大学生书写十九大暨知名书法家走进周职笔会,猛玛直播阅读量一天达120多万人,其它媒体争相报道,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给予高度评价。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九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全院师生一定要按照各级党委的要求,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准确领会、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学习;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声势、有深度、有特色、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真正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统率灵魂。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朋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同志们:迈进新时代,扬帆新航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程伟大、前途光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发、任重道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奋斗!
(摘自杨箴红同志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